在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中,行政执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 “任性执法”“小过重罚” 等执法乱象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法治的尊严。9 月 6 日,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负责人孔祥泉在国新办 “推动高质量发展” 系列发布会上的回应,为解决这些执法乱象带来了希望。
“任性执法” 和 “小过重罚” 等问题的出现,反映出行政执法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规范和不合理之处。这种现象不仅让当事人承受了不公正的处罚,也破坏了法治社会的公平正义原则。司法部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了一系列务实举措,致力于推动各地区各部门行政执法水平的稳步提升。
首先,司法部将组织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 “一刀切” 执法、“粗暴执法” 等问题,充分显示了司法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监督理念。通过组织地方有关部门梳理各领域执法突出问题清单,集中开展整治和专项监督,能够有的放矢地解决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行政执法监督与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监督渠道信息共享,以及充分发挥行政执法批评建议平台作用,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监督的渠道,切实保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其次,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是解决执法乱象的关键之一。督促指导地方有关部门普遍建立并完善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能够统一行政执法标准,规范行使执法裁量权。这将有效解决行政处罚类案不同罚等突出问题,确保执法的公平性和一致性。只有当执法标准明确、统一,才能避免执法人员的主观随意性,让当事人在面对执法时能够感受到公平公正。
规范罚款的设定和实施也是司法部的重点工作之一。在设定罚款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行业特点等因素,合理设定罚款;在实施罚款时,统筹考虑当事人的主观过错、获利情况,符合过罚相当原则。这一举措能够避免当事人所受的处罚与违法违规的程度不匹配,确保罚款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罚款作为一种行政处罚手段,应该是为了达到教育和惩戒的目的,而不是成为一种不合理的负担。
最后,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是确保规范执法的根本。全面落实执业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健全执法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同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常态化培训机制,不断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素养、专业水平和廉洁意识。只有当执法人员具备了良好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正确行使执法权力,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司法部的这些举措对于规范行政执法、守护法治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需要一个公正、透明、规范的行政执法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增强对法治的信心。同时,规范行政执法也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总之,司法部对 “任性执法”“小过重罚” 等执法乱象的回应和举措,体现了其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我们期待着这些举措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为建设法治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行政执法更加规范、公正,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